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

電子工程學家


電子工程學家


陳天機教授是一位電子工程教授, 八十年代在中文大學的, 大概都不會不知道他, 他開課教學生寫電腦程式, 那時候, 不管讀文讀商讀理的, 都會趕時髦, 去修讀一門半節有關電腦語言的課; 當然, 有些人記得陳天機, 可能是因為後來他做了聯合書院院長, 愛在校園裏領幾十幾百師生圍圈圈跳土風舞。那場面有時非常壯觀, 因為總玩得太瘋狂, 那時我們並不知道, 帶跳土風舞前, 他自己早養成持續二十年的習慣──每星期跳兩小時土風舞, 希臘塞爾維亞以色列北歐俄國意大利等等的, 都會跳。
現在說起來, 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事了, 陳之藩教授來中大, 創辦電子系, 在本版「思與花開」欄裏, 他寫過當年游說邢慕寰院長開辦電子系博士學位的事, 開山闢地之難, 盡在不言中。陳之藩想的是大事業, 想中國人有自己的軟體工程, 所以把人在IBM任高級程式寫手的陳天機也請到香港來了。你想想, 八一年IBM才正式推出個人電腦, 比爾蓋茨也剛剛起步, 陳之藩顯然已有他的遠景。
說回陳天機, 從任職二十年的IBM來到中文大學校園, 他覺得什麼都好玩, 或者說, 他看重大學的非形式教育。那種沒有形式的東西, 後來慢慢演變成具中大特色的通識教育。陳天機不去發展電腦軟件工程, 而醉心於通識教育, 陳之藩教授怎麼想, 我不知道, 我們知道的是陳天機樂在其中, 時至今日, 他仍在中大教他自己的「大自然與文化」通識課。
通識, 將成為與中、英、數平起平坐的中學四門必修之一, 怎麼教,很多老師至今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, 我帶著問題, 在書展中找到陳天機新書《天羅地網》, 大開眼界。隨手一例: 五代南唐的馮延巳, 寫過小詞「風乍起, 吹皺一池春水」, 中宗李璟問「吹皺一池春水, 與你有甚麼關係」?馮延巳答「拙作比不上陛下的小樓吹徹玉笙寒」。
陳天機的通識教育是這樣的: 馮延巳「風乍起」的文學價值, 比不上李璟的「細雨夢回雞塞遠, 小樓吹徹玉笙寒」。廣東話「雞塞遠」與「雞菜薳」同音, 陳天機於是為「雞炒菜薳」安了一個別名「細雨夢回」。他的表弟聽後一連許多天都要賢內助燒這道菜, 引發思古之幽情。
陳天機其實想說的是, 「風乍起, 吹皺一池春水」是詞人筆下大自然的表現。但是, 從科學角度看, 風吹之下, 流體顯出的皺紋所蘊藏的奧秘, 實在太引人入勝了。所以, 在陳天機遂插入一幅一九九九年美國太空總署的人造衛星圖, 我們得以看到, 風吹在智利海岸上空, 受Selkirk海島的高峰阻攔; 雲層隨著風向產生逐漸左移、擴散、淡化的兩排漩渦, 形成科學中的「渦街」現象。
陳天機不止於此, 他說大自然的「渦街」, 跟梵高那幅價值連城的《星夜》可能有關係。
陳天機教授把《天羅地網》的英文名改為A Web from Sky to Earth, 並自己製作一套PowerPoint, 在人山人海的書展中展示出來, 行人如流水, 好像不太明白他說的, 他自得其樂。說他的Web, 並沒有將學問「一網打盡」的意圖, 但我們總得找到一些據點,作為基礎,從而編織一個「應變網」; 應變網再變成新認知網……。
認知網愈廣闊,應變網愈容易編織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